close

花了兩天看完的
其實本來可以一天的
但是第一天晚上跑去迪化街玩了
一天看完的理想就沒有達成了

Salon.com說 對要求較高的讀者來說
相對於丹布朗加了過多咖啡因的健怡可樂
這是一瓶上好的波爾多紅酒

對我來說 其實拿這兩本書比較沒什麼意思
因為其實各有優缺 然而彼此的缺點 換個角度來看 又似乎是優點
以歷史學家來說 鉅細靡遺的描繪
讓整個故事顯得精緻而真實
卻也讓人有些不耐

這種心情就有點像是我看金庸時
總是對於冗長的打鬥沒耐心
心裡嚷著 快點打完啦! 我要看接下來發生什麼事
歷史學家也是 描述一座山 一個建築物 就堆砌了不知道多少文字
加上書裡面說故事的爸爸一直不願意一口氣把故事講完
讓我真的很想跳進去掐他
"耍什麼神秘 我很忙耶!"
"講完!不講完不准上廁所"

不過自始至終 Elizabeth Kostova還是都維持同樣的步調
完全沒有要為誰加快的意思
要看的人要先培養無比的耐心才行

對這本書有點興趣的人 應該都知道這是一本在講吸血鬼Dracula的書
那這跟歷史學家到底有什麼關係 The Historian又到底是誰呢
老實說 在看這本書之前 我覺得書名很爛(跟慾望師奶有得拼)
完全看不出來主題是什麼 也引不起人強烈的興趣
不過看完以後 我覺得這個書名取得真好呀~
除了內容跟歷史學環環相扣之外
幾乎裡頭的每一個重要角色 都可以算是The Historian

作者口吻的女孩 女孩的爸爸 女孩的媽媽 女孩爸爸的老師
裡面幾個也拿到drangon book( 甚至包括長生不死的Dracula 都是偉大的歷史學家 definitely
其實整個故事讓我覺得最精彩的
就是這個歷史學家詛咒代代相傳的關係
讀者會驚奇的發現 那些聽故事的人
後來那些故事都會變成他們自己的故事
是的 依照這個邏輯 我們(讀者)也是這個故事的一部份

By the way一下 我個人對於女孩媽媽跑去躲了十六年有點不爽
她以為她是小龍女嗎 XD 她的理由怎麼讀都覺得很爛

最後 給幾個看歷史學家的建議
除了上面提到的培養無比耐心之外
其實建議大家可以看英文版的
其實 最早 我是在ITI看英文版的
也不知道是因為太忙還是懶惰
我只看了兩章就把它丟到旁邊生灰塵了
(果然不是母語就是讓人比較提不起勁)
這幾天才有機會拿到中文版的
一口氣兩天就看完了

但是 在讀了中文之後
我覺得其實英文版讀起來比較流暢
甚至是山的形容都沒讓我那麼沒耐心
而且The Historian的英文其實不難懂
如果有機會用英文看完這本書 應該蠻不錯的
像我最近買了一本《但丁俱樂部》
裡頭的英文就沒那麼平易近人了

最後一個建議是 先讀讀Dracula
雖然歷史學家對於Dracula頗有貶意
但是從很多蛛絲馬跡 還是可以看到很多這本書的影子
我想 這也是Elizabeth Kostova
對於這個小時候聽到的吸血鬼故事表達敬意的一種方式吧
不過原版Dracula的英文讀起來不是很愉快 故事更是冗到爆
建議大家看敦煌那種企鵝出版的兒童版就好了 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en's Cottage 的頭像
    Jen's Cottage

    Jen's Cottage

    Jen's Cott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