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從畢業以來,除了中間的一些小波折,多半是在貿易圈打滾。多年來我一直對於工作抬頭的複雜性和模糊性感觸很深,後來我發現職稱是什麼往往跟你所做的事未必有那麼深得關連;然而你說它不重要嗎,在某些情形之下它又很重要。我的第一份工作職稱叫作國貿秘書,其實對於秘書兩個字,理論上是應該有個人讓我們去做他或她的秘書,可是我的工作實際上說穿了就是外銷業務兼採購;然而如果我去同學會,說我是一個秘書,跟說我是一個業務,那絕對是全然不同的感覺,不過對於那時剛畢業的我來說也沒那麼要緊,反正錢有進來戶頭就好了。後來工作了兩年多以後升上襄理,對這個職稱非常的沾沾自喜,但實際上我還是做完全一樣的工作,下面也無人可管。但這對的一次升職的我來說,僅僅是職稱的不同,也是很快樂的了。我曾經跟同事詢問這些職稱的差異,還記得她跟我說嚴格說起來我們的職稱應該是採購代理,歪腰,又是個全新的辭彙。

因為第一份工作客戶是公司分配的,我們不需要做太多開發,主要是要把公司分配給你的客戶照顧好就好。後來,我還有在其它產業做過一樣是外銷業務的工作,名稱有sales account manager,也不乏國貿秘書之類,後來隨著時間過去,也對於這些抬頭見怪不怪,總之知道是業務或是採購,這對我來說才是唯一有意義的。這種情況在我最近的一份工作又有了一些不一樣,算是走一個更向下沈淪的方向。我最近的這份工作做的是國外採購,這份工作跟最早的那份工作採購的部份不同的是,我以前沒做過shipping,雖然訂單也是我在下,但是下了之後的事情,我們有shipping部門來處理,說起來不算很全面的採購。而最近這一次的工作剛好給了我這個機會,我有機會學習整個進出貨流程,覺得很有收穫。

因為這是我以前沒學到的部份,我對於囊括了shipping的採購是很有敬意的。但是對於這樣的工作,我們卻被定義成是業務助理國貿助理等等去輔助業務的角色,因為訂單接近來以後實際在跑單的是我們。但實際上我卻覺得我們的角色並不亞於業務。沒錯,訂單接進來很重要,但接進來以後後續跑單也很重要,但是貿易公司往往只看重業務的部份,認為業務才是把錢帶進來的角色;可是如果後續的跟單理單沒有處理好,也不會有下一張單子不是嗎?在系統上下採購單時,我們的名稱是採購,然而當業務想推卸責任時(甚至包含泡咖啡發傳真),我們就成了業務助理國貿秘書。沒辦法,這世界並沒有一套明確的規定去區分職稱的責任歸屬。業務可以是國貿秘書國貿助理,採購也可以是國貿秘書國貿助理。在104的職缺海中,常常無法具體看出這是業務還是採購,還是業務兼採購,還是只是個倒茶的小小助理。比較可以看出的是,似乎不管實際上做什麼,寫秘書寫助理就合理化了地位低落和低薪;而即使我已經在這圈子打轉有四五年了,再找上們的面試機會還是這些,跟我剛畢業開始找的工作完全是一樣的。明明我成長了那麼多,可是社會評價卻還是一樣低,讓人有點沮喪。

我忍不住想也許當初該去當老師,即使當老師當了很多年我還是老師,好歹也是個資深老師,說出來不會像是“資深國貿助理”這麼糗,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s Cotta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